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孫耀教授課題組在近紅外二區熒光活體分析領域取得了新進展。盡管以Ru(II)為基礎的藥物有望取代pt藥物,但其體內生物醫學應用仍受激發/發射波長短和治療效果不理想的限制。孫耀教授課題組合理設計了激發波長808 nm,發射波長超過1000 nm的Ru(II)金屬環,即Ru1085。該金屬環具有較深的光透性(高達6 mm),能增強化學光療活性。體外的性能測試結果表明,Ru1085對各種癌細胞株,尤其是對順鉑耐藥的A549細胞具有顯著的細胞攝取和良好的抗癌能力。進一步的研究表明,Ru1085能夠有效地發揮其自身的光療-化療的聯合治療性能,打開細胞凋亡通路,誘導癌細胞的死亡。基于上述性能優勢,Ru1085能夠顯示精確的NIR-II熒光成像引導,并通過熒光可視化技術長時間監測和評估腫瘤治療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該研究為今后發展生物醫學應用的超分子熒光試劑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2022)上,博士生徐玉玲和李崇錄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孫耀教授為最后通訊作者。